Bamvor 2021-01-15T07:05:48+00:00 bamv2005@gmail.com Trip Confusion And Growing Up 2019-11-11T00:00:00+00:00 Bamvor http://aarch64.me/2019/11/trip-confusion-and-growing-up 【日更42/365】生活中的旅行,困惑与成长

按:周日参加Fortune School(专注个人成长,生活教练)首次线下公开沙龙《180度反差夫妻如何共建财富与心灵的自由》的体会与练习。

昨天下午听了Fortunes school Julie的分享,看到Julie一步一步讲两个人闪婚之后,如何在一起生活,两个人180度反差如何组合出360度的生活。看到Julie时而站在自己的角度,时而站在Frank的位置,时而站在她和Frank关系的角度,我看得津津有味,比电影还精彩。

今天感觉更近距离的通过Julie的故事,见识了Julie的通透[愉快] 感觉关系好像就是相互成全的,没有这么通透的Julie也不会有Frank老师此刻的完形[愉快] 另外读了一下游记,文字细腻蕴含丰富,能感受到Julie走过的每处,每一刻都充满了当下的丰富色彩。完全联想不到一个商界精英的影像。突然有种感动觉得,夫妻能走到一起也一定是有某种更原始缘由和共鸣的。感觉Julie和Frank好像就是被彼此享受当下的力量紧紧吸引的。
By FS同学,Frank工作坊同学 稚子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Luo和帆对于生活中一件小事的反思和觉察,这个事情非常小小。其实就是因为出发晚,帆回去拿个钥匙,然后Luo吼了一句。

这种事情如果放在平时我可能即使不爽,我可能也不会说出来。静下来想一想,不爽这种感觉是站在自己角度看的。主创们对这样的事情给了两个建议,一个是站在关系场的角度,一个是站在自己目的的角度。

By Luo和帆 《怎么让爱不沉没在柴米油盐里?》

站在自己的目的上,关系中的不爽发生时或发生后,我和老婆沟通的目的是表达希望老婆能理解我怎么想的,从这个角度说,其实老婆给什么样的反馈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我表达出来。并不是说老婆的反馈不重要,而是首先我要能够有意识的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然后再根据老婆的反馈看如何进一步的交流,如果对方没有给出我预期的反馈,我就不继续表达,那就偏离了自己的目的。

关于关系和表达,活动结束以后,正好家里面发生两件小事,我觉得值得记录下。

我和老二的第一盘围棋

第1件事情是我和老二下围棋。因为老二是刚开始学围棋,之前明明已经知道规则了,昨天在棋子有一口气的时候,她要把棋子拿走。我反对,她还是坚持要把还有一口气的棋子提掉(从棋盘拿走的意思),那我说你破坏规则没办法玩,然后直接站起来就走了。

老二对于人离开这个情况很敏感,她哭得很伤心。老婆“推”了我下。我就回去跟她聊后面不要再这样下了。

冷静下想一想,我觉得这个其实就是关系中相互了解,相互磨合的一个过程。确实从围棋规则上来说,这个子不应该提掉。另外一方面,孩子之前看我和姐姐下围棋一直很喜欢。她刚刚上了第2次课,属于刚知道规则的状态。站在这个角度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最终目的是老二理解规则,同时不一定是此时此刻的目标。

我觉得我下次可以和孩子耐心解释,游戏双方都要符合同样的规则,这样才能公平竞争。如果你破坏规则,我们就只能停止游戏,我们可以做其他事情但这个游戏是没法继续的。这样我们真正在处理这个游戏的问题,而不是处理我的情绪和我离开之后他的情绪。

第2个事情,今天晚上和老大一起准备一个英语的一个小演讲,要求用新单词做一个一分钟的演讲。老大选了一个主题是关于吸血鬼的,他写了一句,没想出来还要讲什么内容。

我坐在边上启发他,吸血鬼住在这个城堡里面,这城堡是大城堡还是小城堡?城堡是什么样子的?她说这这个吸血鬼很喜欢这个城堡,是一个昏暗的一个城堡。我又问那他平时做什么呀?他有没有朋友?朋友是人还是宠物?然后他就说这个这个吸血鬼有一只黑色的猫,他会和这个黑色猫一起打篮球。

我自己对引导老大的过程挺满意,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是帮孩子打开思路,而不是告诉具体答案。

By Julie《面对孩子的挫败,父母自救指南【解析篇】》

之前我总觉得生活中大是大非特别重要,现在发现所谓大是大非其实都是由一件一件小事驱动的,像fortune school主创们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中的体会,觉察与交流,才有可能在所谓大事中达成一致。写到这儿突然觉得如果两个人找到了双方的节奏,爱上了双人舞,也就没有所谓大事了。有的是生命自然的流动,生活永远是困惑与内在成长,和生命的旅行

封面图:昨天聚会结束后小伙伴帮忙拍摄的我与爱人的背影。

参考链接

]]>
Try Shortcut And Others Tools Thinking As Programmer 2019-02-05T00:00:00+00:00 Bamvor http://aarch64.me/2019/02/try-shortcut-and-others-tools-thinking-as-programmer 你来思考,程序搞定机械“劳动”

日更3/30。上个月微信群分享的文字搞。昨天日更:《精力管理》读书笔记

程序猿与1024凑整

自我介绍:芯片专业的程序员,做最终用户看不到的基础软件,走在个人探索和个人成长之路的攻城狮。

其实程序大家每天都在用大家用的软件又叫应用程序。问题在于应用再丰富,也总有些需求是没法满足的。这时候怎么办呢?有个办法就找个做APP/前端的程序员老公(笑)。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是x 对于对非程序员如何用一些已有的程序的工具箱提高自己的效率。

想了解更多程序员的段子请关注西乔美女的公众号。

今天分享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什么时候需要用程序来帮我们解决问题。第二是用捷径(Shortcut)举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第三部分是入坑码农能给你带来什么。

什么情况需要用程序解决问题

程序员都知道DRY(do not repeat yourself)法则,就是永远不要重复自己。比如你有个事情要重复三次以上的话,这时候你就要想一想,有没有可能自动化。我们平时用的很多软件,其实都支持类似的功能,比如苹果手机上的捷径。比如苹果电脑上的alfred,比如微软office的macro。

代码和搭积木

代码其实就是计算机能听懂的语言。设想你突然要去一个国家旅行,现学一门语言可能来不及,但是学几句日常用语还来得及。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类似于这种搭积木式的把代码写出来,用程序帮我们完成一些重复性工作。 善用api:不要自己重复造轮子。

程序的三种结构

顺序

如何把大象放到冰箱里。

条件

只是个段子:老婆给当程序员的老公打电话:“下班顺路买一斤包子带回来,如果看到卖西瓜的,就买一个。”当晚,程序员老公手捧一个包子进了家门……老婆怒道:“你怎么就买了一个包子?!”老公答曰:“因为看到了卖西瓜的。”

循环

小熊转三圈。

我自己是怎么提高效率的

工作日志

  • GitHub - bjzhang/open_log: open log
  • 05-2019-14年工作日志。
  • shell -> pyton 现在用的agenda。

    ms office macro

    之前朋友用excel vlookup,但是由于多余的空格,没法达到目的。我写VBA代码帮忙解决。

面向普通用户的工具

IF(IFTTT)

满足什么条件做什么事情。例如RSS订阅有更新之后给我发送一封邮件。 参考:触发你的智能生活:IFTTT 入门

苹果捷径

https://sspai.com/series/68 捷径 由浅入深完全指南 捷径中的条件结构 循环结构 捷径和已有APP功能类似,有什么区别? 比如同样是照片拼接,如果用拼图软件的话要调整照片的位置,如果是自己写好代码的话,可以按照顺序设置好每张照片的大小和边框的位置。

深入了捷径需要看下:URL Schemes & X-Callback-URL https://baimiao.uzero.cn/urlschemes.html

其它工具

  • ms office macro。参考:“快速入门: 创建宏”:https://support.office.com/zh-cn/article/%E5%BF%AB%E9%80%9F%E5%85%A5%E9%97%A8%EF%BC%9A-%E5%88%9B%E5%BB%BA%E5%AE%8F-741130ca-080d-49f5-9471-1e5fb3d581a8
  • pythonista:苹果手机上的python。

要不要入坑学编程?

其实不管是捷径还是宏还是IF。都是把程序员平时写的脚本,用更便于大家使用的方式呈现出来了。如果你能自己写脚本写程序,你能做的事情就会更多,比如 能源专业自学编程的故事

PS:大家如果平时使用脚本或者上面软件的时候,觉得有一些不符合自己的要求,但是又不知道怎么修改的时候,可以ping我一下,也许能帮上忙。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半瓦的公众号喜欢分享自己的体会,包括技术积累和生活感悟:

]]>
The Power Of Full Engatement And Weekly Summary 2019-01-26T00:00:00+00:00 Bamvor http://aarch64.me/2019/01/The-Power-of-Full-Engatement-and-weekly-summary 《精力管理》读书体会和周总结(2019年1月20日至1月26日)

按:我是那种晚睡一次要恢复一周的人。想养成早起的习惯对我来说还是挺挑战的。每周对自己有个总结,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

上周看到朋友分享一本书《精力管理》,完整内容不赘述了,可以参考她的公众号精力管理:全情投入的方法论。一周多的时间读了70%,书里面的一些观点和实例,正好和自己之前的体会印证,感觉很有收获。书上观点是像锻炼肌肉一样,通过锻炼恢复周期性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精力。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八章 明确目标——知道什么最重要才能全情投入”。

使命感是我们的火种,我们的动力,也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我最近六年其实使命感缺乏,最近四年总觉得力不从心,使命感缺乏可能是主要一个原因。

消极的目标充满防备心理,它的本质基于缺陷,诞生于身体威胁或心理威胁。 回过头来看当我想和加班多的这种企业文化对抗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消耗精力。不管是华为还是星际比特都有这种感觉,这种精力的消耗导致我最后没有办法持续在这样的公司工作。相比之下在中星微和刚去华为的时候,我是完全自我驱动去加班的,所以虽然很累并不会感受到精力被消耗。

当目的从外部转移到内心,也能提供强大的精力。外在动机反映了我们对某种事物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欲望——金钱、认同感、社会地位、权力甚至爱情。而内在动机则来源于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它的价值在于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满足感。 我现在所缺乏的就是这种内心的动机。我可以貌似有逻辑的写出一些计划,但是自己都不觉得很激动。当时上研究生的时候,第一次听到Linux kernel porting的事情,觉得操作系统跑在CPU上面好神奇。现在回忆自己对技术的兴趣,似乎兴趣点还是在这里。虽然用户空间变化很多,但总觉得没有那么喜欢。所以最近写五年计划的时候仍然是希望在操作系统和硬件相关的地方多一些积累。同时也想多了解了解基础设施,大家都在做什么。也许看着看着能找到更有兴趣的东西。不管怎么说,内核和基础coding基础打扎实对于目前的我来说非常重要。

工作让生活变得更好,”乔安·席拉在《工作生涯》中写道,“如果工作的内容是帮助他人、减轻痛苦,让我们变得健康和幸福;或者它能从美感、智力方面丰富内心,改善我们生活的环境。 回过头来想一想,在中星微和华为很开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所以今年(2019年)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写公众号(所以今天晚上吃完饭再写本周总结),多做分享。也希望大家多拍砖。

为了找到内心最坚定的价值取向,我们建议你留出一段不受干扰的时间,回答以下问题: 
●如果现在就是人生的尽头,你学到的最重要的 3件事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如此重要? 
●想想你最敬重的一个人,描述他/她身上你最钦佩的 3种品质。 
●你能做到的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你希望你的墓志铭如何总结你的人生?

学到的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分别是写工作日志和感受自己身体的感受。我从05年上研究生的时候开始写工作日志,写到现在写了14年。能明显的看出来技术持续提升的时候,也是工作日志有持续记录的时候。第二件事情是感受自己身体的感受。直到前年包括困了累了等很多身体任何感受我都不去响应,身体给我的信号完全不理。不由自主的总是在消耗自己。最近一年多的时间,慢慢观察到自己身体的感受,根据身体的状态调整做的事情。最近(裸辞之后)还能观察到自己情绪的变化,去觉察自己变化的原因。 我最敬重的人是我在华为的第一个主管,不知道能不能算品质,我觉得他挺帅的,而且他会功夫,更重要的是技术特别牛,结果导向的思路很清楚。 我想象的我能做到的最好的自己是有充沛的精力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有整洁舒适的生活。 希望墓志铭上写,我是一个独立爱分享的人。

当使命感从负面变成正面、从外部转向内部、从自我变成他人时,才能为我们提供更强大、更持久的精力。

睡眠

开始要早起送孩子以来,睡眠一直都不规律,需要送孩子的时候就早起,不需要送孩子的时候就晚睡晚起。其实每一天都有点昏昏沉沉的。从上都可以看出来,除了这周之外,之前基本每周都有一次入睡很晚。(全部都是紫色那三天是手环没有电了,请忽略)

从这周开始固定自己的睡眠时间,周日到周五是晚上10:20睡早晨6:20起,周五晚上到周日是晚上10:20睡,七点钟起。

健身

健身方面这周有一个调整,是减少之前整块儿时间的健身,改为碎片时间健身,因为之前一个小时以上的力量训练感觉精力消耗非常大,然后健身之后很难安排什么的事情。这周唯一一次长时间的就是周四跑步32分钟。(小米上统计的时间有点问题)。

你可能还喜欢

半瓦的公众号喜欢分享自己的体会,包括技术积累和生活感悟:

]]>
A Cool Fish 2018-12-14T00:00:00+00:00 Bamvor http://aarch64.me/2018/12/A-cool-fish 找到自己,爱上自己

按:《无名之辈》说出了我生活中不敢说,不敢面对的东西。看过之后有很多感受,却说不出什么。今天下决心把文章,发出来,抬头看到了标题这句话,于是原有标题《幻想改变不了自己的生活》下岗了

《无名之辈》里边印象最深的是眼镜(胡广生),他之所以叫眼镜,是因为小时候打死一只眼镜蛇。影片开始眼镜靠大头(李海根)的枪去抢手机店,结果抢的是手机模型。

其实眼镜当年只是捡了一条死蛇,眼镜的发家史就是大头帮眼睛扯谎的历史。我心里也住着这样一个兄弟,他替我把话说圆,想办法得到想要的别人的评价。可是这样的评价多了,就觉得人是悬空的,反而不知道自己内心的感受了。

《少有人走的路》:

修订地图带来的痛苦,使我们倾向于选择逃避,不容许别人质疑我们的地图。

眼镜对嘉旗说,我不是不敢抢银行,我是要一步一步做大做强,把步子走得稳一些。我心里何尝不是有这样一个更大的目标,只是对人说时机还不成熟。

我猜嘉旗因为车祸全身瘫痪以后,脾气变得很暴躁。如果生活只有站着生活这一种可能性的话,不能站的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可是人生地图总要修正的,此路不通就换一条路。

影片最后嘉旗被鞭炮声音震醒,惊奇的发现自己没有死,看到眼镜为她所画,想带她一起过每一座桥。我仿佛看到了夏家尔的这幅画: Marc-Chagall

自己生活的一些困难,别幻想通过做大事来改变。 嘉旗其实并不想死,她只是没法接受自己要在轮椅上度过一生的事实。

本文首发本人公众号《敏达生活》,欢迎关注。

]]>
Ipfs Libp2p Monthly Progress 2018-11-30T00:00:00+00:00 Bamvor http://aarch64.me/2018/11/ipfs-libp2p-monthly-progress 本月IPFS/Libp2p进展

本月协议实验室连续发布了go-ipfs 0.4.18,js-libp2p 0.24.0和js-ipfs 0.33.0,重要更新如下。

QUIC

go-ipfs终于合入了原计划Q3完成的QUIC(之前是libp2p已经合入了,卡在go-ipfs自己)。QUIC是一个基于UDP的协议,对于IPFS来说,使用QUIC的好处有:

  • 所有QUIC连接可以共享一个file descriptor,这样可以更快的dial。由于节省了资源,也可以同时打开更多连接。
  • QUIC支持的fully encrypted, authenticated, and multiplexed connection,理论上可以改善DHT的时延。这对于IPFS访问大量数据时尤其有用。
  • QUIC可以更好的支持NAT打洞。

gossipsub

go-ipfs支持了基于gossip的pubsub(订阅发布)。和之前floodsub相比,gossipsub可以降低对带宽的需要,同时可以fallback回floodsub。 gossipsub 的规范:https://github.com/libp2p/specs/tree/master/pubsub/gossipsub floodsub在节点连接时会查询对方是否支持floodsub,如果支持会给对方发一个hello message。floodsub会把所有收到的消息都会转给本节点连接的所有节点。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会造成消息洪水。。gossipsub希望找到一个平衡点:较快的广播metadata的同时通过可控的路由做数据传输。

用户可以用下面命令打开gossipsub : ipfs config Pubsub.Router gossipsub

代码实现在:https://github.com/libp2p/go-libp2p-pubsub/blob/master/gossipsub.go

WebUI

IPFS官方认为改进后的WebUI比之前好了100倍,下图是笔者在日常开发分支编译的ipfs节点截图。 节点启动五分钟后,可以看到节点数量最做的依次是美国,德国和中国。 在节点页可以看到基于地理位置的分布,主要在北美,亚洲和欧洲: 用文件传输功能上传Filecoin白皮书: 使用Filecoin的CID(QmRWx2YMoaJvsVu6v3oBvNwF9Pfcx2VdGEpLuWcBnkVwLR)查看 Filecoin的白皮书659k,ipfs默认的chunk大小是256k,所以有三个chunk(分别是256k, 256k, 147k),对应上图从root分出的三个点。

js-libp2p进展

  • 支持指定路由的内容和节点寻址:这样用户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的DHT。例如libp2p-delegated-content-routing包,可以通过DelegatedContentRouing指定路由。
  • Relay默认打开。最近libp2p社区边重构边开发,已经合入了auto relay。auto relay可能会被Filecoin和以太坊使用。

IPLD roadmap

  • 2018年Q4的计划
    • 重构全部规范(已完成);
    • unixfs v2的规范操作(正在进行);
    • 完成js-ipld接口的重构(正在进行)。
  • 社区在讨论2019年的计划: ipld/roadmap#2Stebalienmikeal 在IPLD能否直接提供加密数据存储能力有些争议。

IPFS学习资料

]]>
Venom In Everyone S Body 2018-11-07T00:00:00+00:00 Bamvor http://aarch64.me/2018/11/venom-in-everyone-s-body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毒液》

周日(2018年11月4)第一次参加伊姐看电影的观影活动。伊姐影片结束之后说的话很给我启发。伊姐说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一个毒液。这让我想起了心理学讲的生能量和死能量,也就是生本能和死本能,心理学中死本能,也叫黑色能量/黑色生命力,正好对应毒液黑色的身体。

武志红老师心理学课中讲到“小婴儿或心理发展水准偏原始的成年人,一旦发出一份动力,最初是抱着“我是神,我的意愿一定会得到世界积极回应”的预期的,如果没有实现,就可能立即变成“魔”。”心理学上讲,如果一个动力看到了,它就会变成生能量,如果没被看到就会变成死能量。

影片中毒液和男主第一次有一致的感受是看到了女主。毒液喜欢女主并要男主求和她一起去医院,即使去医院的目的是为了杀死毒液。影片结尾的时候,主角对毒液说,既然说我们要长期共存的,要定一些规矩,你不能上来就把谁的脑袋咬下来。从这个角度说,主角也看到了毒液的需求吧。

在工作和生活中,当别人挑战我的时候,我本能的会被认为别人是在攻击我,所以我就想过来攻击对方。大概是我内心不安全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容易觉得到别人在攻击我。最近一两个月再尝试说给别人提供更多的信息去影响别人的观点,而不是直接否定对方。写公众号和知识星球也是希望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让信息流动起来。不要让自己封闭在一个地方,固定在一个地方。

]]>
Lifeweek 201837 Born As Girls 2018-11-03T00:00:00+00:00 Bamvor http://aarch64.me/2018/11/lifeweek-201837-born-as-girls 《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37期》养育女孩

  • 出版时间: 2018年9月17日

很久不看三联周刊了,今天在图书馆学习,没找到经济观察报,但是看到三联生活周刊。嗯嗯,这个图书馆还不错。这期有很多关于女孩养育的故事,其实我自己并没觉得想过养育女孩遇到的问题。

《养育女孩:你能给的 和无法逃脱的》

第50页

还是在suse的时候,有个同事的孩子在孙瑞雪至尊宝宝幼儿园,从她那里了解到很多育儿经验,她对我说,养育孩子最终会到自己的成长。那时候知道一些书名,比如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游戏力,父母能效训练。就像孙中山先生说知易行难,几年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做父母难是真正难在成为自己,自身的成长。这也是我自己很大的困难。

原来我们也无法出粉红粉监的魔咒。小男孩、小女孩到了两三岁第一次为自己做选择的时候,天然地就会有这样的颜色取向。不光是装扮,游游还要用粉色的水杯,背粉色书包,用粉色牙刷,她的彩笔和橡皮泥,永远是粉色先用完。有一天她问我:“妈妈,蝌蚪也可以是粉色的吗?” 作者钟煜不希望女儿像公主一样长大,在她女儿三岁以前,她为女儿选择的衣服都比较中性,甚至偏男性,没想到女儿到了三岁主动选择了粉色系。和女儿一起读《小俏妞希希》时尝试自己退后一点,多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后来我给她买了一套叫《小俏妞希希》的绘本,我们俩都特别喜欢,我希望通过这套书让游游的审美观念能发生变化,小俏妞希希跟游游简直一模一样。她喜欢粉色和藕荷色,所有的东西都带蝴蝶结和蕾丝边,她见人会行屈膝礼,勤奋地学说法语,因为这样显得更优雅。

事实上这套书不但在我游游,更是在教我。我学会后退一点,让她自己发现。“妈妈,跑步的时候还是不要穿这个公主裙了,要不跑不快。”

读到不得不承认人和人差别真的很大,为什么有人几个月,两三年就能转过来的事情,我几年都转不过来。其实心里知道,每个人体会的都是自己的人生,真的的没必要和别人比较。再次尝试接纳自己吧。

第51页

一个心理学家说道:“特别敏感的孩子,能比别人看到更多的美好。”我更加能接受游游的这种性格。 你需要做的是让她在家里能够感受到亲密和支持,而不是锻炼和压力。

两年她一直都是班里的“三好学生”,他们学校不排名学习成绩,选“三好”靠的是体育成绩。今年评选的时候,老师把候选的几个孩子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上课不积极发言的不能当‘三好””,然后把游游和另一个孩子的名字擦掉了。我当然觉得这对孩子是种巨大的伤害,我们三个人开了家庭会议,除了表示“爸妈并不看重当不当‘三好学生’““老师有她的要求,虽然这么做不公平,但你需要接受游戏规则”之外我跟她爸爸商量要不要去学校跟老师理论,最后我放弃了。除了因为游游开学之后可能会换班主任之外,我每次跟游游聊天的时候,发现她对于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是一种很轻松的状态,她会说:“我举手的时候老师还不叫我呢!”我看她没有把这当成一种压力,我就放心了。因为我小时候也特别不爱回答问题,我非常清楚,举不举手跟学没学会没有必然联系。

对孩子有这么多观察。既关注了孩子的感受,也如实给孩子呈现人与人观点的差异,促进孩子有自己的判断。

第72页 · 2018-11-03

*此文档通过 [滴墨书摘APP] 导出

]]>
Meituan Position Performance Kernel And Docker 2018-10-20T00:00:00+00:00 Bamvor http://aarch64.me/2018/10/meituan-position-performance-kernel-and-docker 美团容器研发中心招聘性能优化,分布式存储和内核职位

半瓦按:经常有朋友找人或找工作,想了想,单开了板块撮合大家。JD和简历都可以砸过来。

职位1:

全栈性能优化专家

职位描述: 负责私有云平台全栈的性能分析和优化

岗位要求:

  1. 熟悉x86系统架构、linux系统架构
  2. 具有丰富的全栈性能优化经验:硬件层性能优化、操作系统层性能优化(linux)、应用层性能优化;
  3. 熟悉各层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
  4. 熟悉了解各层常用的性能优化方法和一般理论
  5. 硬件层优化需要熟悉了解常用的硬件的特性和常用的优化手段和评测方法:cpu/mem/disk/网卡/x86多路服务器等
  6. 操作系统层优化主要针对linux系统,需要比较熟悉linux的内核实现和各种优化调测手段: 内存优化、调度优化、协议栈优化、文件系统优化等
  7. 应用层需要有丰富的jvm调优经验、c/c++应用调优经验等
  8. 以上满足3点即可

职位2:

分布式块存储开发运营专家

职位描述: 负责制订私有云平台使用分布式块方案的整体方案和问题解决,积极引入业界的成熟经验成果

岗位要求:

  1. 熟悉业界主流的分布式块存储产品,熟悉其特性差异,比如ceph、EBS等;
  2. 有过实际的分布式块存储产品开发经验或运营经验尤佳;
  3. 熟悉业界主流的云计算平台使用分布式块存储的方式和部署方案
  4. 熟悉云计算产品,了解其中的节点扩容、缩容、迁移、网络QoS保障、IO QoS保障等
  5. 有过实际的云计算平台接入分布式块存储的实际优化经验尤佳
  6. 做事严谨认真,对结果负责
  7. 善于沟通,做事灵活

职位3:

Linux内核开发工程师/专家

职位描述: 负责美团私有云平台kernel的维护演进和升级迭代

岗位要求:

  1. 熟悉操作系统原理,熟练掌握C/bash等;
  2. 悉Linux内核,精通某一子系统更佳,比如内存管理系统、调度系统、网络协议栈、文件系统等
  3. 熟悉常用的kernel debug技巧和工具,有实际的kernel开发和debug经验尤佳;
  4. 熟悉kernel开发社区,在kernel社区有贡献的优先;
  5. 需要候选人长期专注于kernel,做精做深,直接参与社区,一方面积极将内部的特性推向社区,一方面积极引入社区新特性;
  6. 做事严谨认真,对结果负责;
  7. 应届生基础好的也非常欢迎;

有意可私信笔者或直接发邮件:heguanjun@meituan.com

半瓦的公众号文章

]]>
Thoughts After Watching Hichki 2018-10-16T00:00:00+00:00 Bamvor http://aarch64.me/2018/10/thoughts-after-watching-Hichki 《嗝嗝老师》,接纳与成长

整个电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接纳与成长。这并不仅仅是9F班,而是整个学校包括所有老师和同学,甚至包括他们父母共同的话题。就像影片最后9A班的班主任所说的,他原来总认为做老师很难,后来才明白做学生更难。学生做错就会被扣分,但是老师教错了并不会被扣分。

影片的开始是奈娜(Naina Mathur)小时候由于妥瑞氏疾病会发出怪叫一度面临退学,但是由于可汗校长对她接纳,她才能在普通的学校完成学业拿到双硕士学位,而不用去特殊教育学校。奈娜由此坚信自己应该去做一名老师。她宁可五年被18所学校拒绝,甚至被母校拒绝五次,仍然不放弃。

9F班是因为拆迁而并入这所学校的,全部都是贫民窟的学生。家长为了生活而疲于奔命,有的家长甚至家访都找不到人。奈娜耐心的了解学生,希望学生们能够放下自己的害怕与恐惧,通过飞纸飞机把自己的害怕和恐惧抛诸脑后。 整个电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我觉得是在说接纳与成长。这并不仅仅是9F班,而是整个学校包括所有老师和同学,甚至包括他们的父母共同的话题。就像影片最后9A班的班主任所说的,他原来原来总认为做老师很难,后来才明白做学生更难,做错就会被扣分,但是老师教错了并不会被扣分。

一起仍飞机fly-paper-plane__small 和同学们一起仍飞机,图片来源:http://img3.doubanio.com/view/photo/raw/public/p2535365470.jpg

同时她去观察孩子们的特点,他发现贫民窟的孩子生活经验很丰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势,修车铺的孩子Aatish数学计算能力很强,有的人做饭很好,她把每个人所擅长的和学习的知识联系在一起,用抛鸡蛋学习抛物线,用投篮学习物理知识。

Aatish最终选择信任奈娜,放下自己之前信任别人而被抛弃所积累的恐惧。与全班希望老师继续做他们的北极星。孩子们和老师之间的互相接纳,看得半瓦落泪。学校认为他们不安全,不让他们在学校继续学习,他们就在船上在,在大街上,在一切能学习的地方学习。影片的最后9F, 9A学生一起完成了科技竞赛的作品并获奖。

Naina-being-Polaris-of-her-students--bamvor__small 孩子们希望奈娜继续做他们的北极星,原始图片来源:http://img1.doubanio.com/view/photo/raw/public/p2535298119.jpg

延伸阅读

本文首发笔者公众号《敏达生活》,欢迎勾搭,拍砖。

]]>
Career Rethinking 2018-10-14T00:00:00+00:00 Bamvor http://aarch64.me/2018/10/career-rethinking 读辉哥奇谭文章体会

你是否愿意降薪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我心里面觉得这样的文章其实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因为我一直是觉得机会重要,将心没有那么重要。但是我发现,其实我没有回答辉哥说的这两个问题:

第一:你最想要什么?

第二:为了你想要的,你可以失去什么?

我之前只是做了鸵鸟。然后顺着看了《找工作时不要追求「顶薪」》

最关键的是一定要「上车」,并且坚持。这样,当公司业务发展,而你自己也在公司内成长时,会形成「双引擎驱动」薪水增长的局面。

我自己的感觉是上车容易坚持难。我自己就是加入一家公司之前有很多想法,加入之后很容易被所谓的琐事带跑偏了。回想起来,这样的原因是没有细化和可以执行的目标。然后看了《别把收入当身价》 ,里面提到理想情况是“身价高于收入”。然后顺着看了《为什么你需要三份收入?》 里面提到:

本职工作的收入;

「第二职业」的收入;

投资产生的收入。

说到第二职业的收入,之前作微信公众号楼和知识星球的时候,除了希望粉丝上涨,其实没有什么目标,就是觉得自己需要积累。回到人生一页纸,生活是比较清楚的:持续的个人探索,每周一天放空自己。每周3小时健身。我未来的技术目标是什么?如果我看好p2p,那么ipfs只是我的一个切入点。点对点计算,存储和网络才是完整的解决方案,并直接解决了业务的痛点才算是闭环。那关键结果是什么呢?可能有两条:

  • 关注p2p的技术发展;
  • 主流技术栈的开发能力;
    • 编码能力;
    • 社区参与。
]]>